全部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标识知识
对传统的尊重和对时代的热情 设计要解决好跨年代元素的关系(2016-04-07)
设计,在中国多少年以前都被称之为:“美工”。 我父亲曾经的工作就是这样的“美工”。在我小的时候我看到过我父亲和他的搭档画巨幅的广告画,每天都在脚手架上画,画一个月,那时侯我觉得他太了不起了,这是1988年。 在那之前,我每天看我父亲写美术字,画宣传画,画一些书的封面,写标语,画漫画。如今我还能很清楚的记得仿宋体和黑体的书写规则,就是当年父亲让我每天写50个字的结果。 父亲虽然没有学过什么“中西方现代设计史”,但是他却有很强的基本功,几乎什么作品都来源于他的一双手,什么东西都可以被他画出来。就这样,父亲成了远近闻名的工艺美术家,直到有一天电脑出现了...... 电脑的出现让父亲逐渐的开始悠闲起来,记得我第一次学PS的时候,把各种滤镜效果堆砌到一起,很洋洋得意的在父亲面前炫耀...... 这是2000年 这个时候中国有了新的名词“设计师”。 他们是一群在人民眼中犹如“艺术家”一样的人物,他们普遍扎个小辫或者长发飘飘。普遍有一种“范”,似乎就是难于沟通,似乎天生就是和客户过不去的那一类人,他们看不起土大款,但是还要从土大款手中挣设计费。 这个年代设计似乎很容易生存,现在很主流的那些设计公司也许当年就是靠一台两台苹果机起家的。现在大家都是老板,开的也和他们的土大款客户一样不是宝马就是奔驰,要不就是宝时捷卡宴。 这个时候的知名设计公司为了追逐利益开始流水化“生产”设计,他们有大量的素材库,可以很快的组合出客户看起来专业的作品,一个不行组合十个,反正总有一个你喜欢...... 大量的人看到了设计的生产力,很多学校开设了设计专业,很多老师都下海干起了私活儿,马路边上喷绘店小孩儿都叫“设计师”。 这是繁荣的2004年......


在线客服1: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在线客服2: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在线客服3: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商务客服: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服务时间:
9:00-18:00(工作日)